擁有巨磁阻(MR)的磁性隧道結(MTJs)的研究對于磁隨機存儲器(MRAM)的發展非常重要。人們研究了不定形Al2O3勢壘的MTJ,但這些器件只表現出了有限的MR,而且由于氧化物的非晶結構無法進行模擬研究。以MgO作為勢壘的完全晶體型MTJ目前成為研究和可能應用的良好候選。研究者們使用第一原理和緊束縛方法研究了“Fe-MgO-Fe”器件的輸運性質,預言了超過1000%的隧穿磁阻(TMRs)。
然而,最上面的原子層看起來似乎在MgO生長時發生了氧化,并且在這種器件底部Fe-MgO的界面很可能存在著一層FeO層。這種FeO層對器件的電子性質影響很大,人們預計“Fe-FeO-MgO-Fe”器件的TMR比“Fe-MgO-Fe”的小很多。
為了避免Fe表面的氧化,可以假設在生長MgO之前在Fe襯底的表面生長一薄層金。在MgO-Fe界面的頂端包含一層金原子來保持體系對稱性,這種“Fe-Au-MgO-Au-Fe”器件預計將具有高于1000%的TMR,因此是構建未來MRAM器件的一個相當有趣的系統。
(1)Fe-MgO-Fe和Fe-FeO-MgO-Fe的幾何結構。Fe原子用天藍色表示,Mg原子用紫色表示,O原子用紅色表示。
(2)多自旋(a)和少自旋(b)電子的透射系數譜
位于費米能級處的多自旋和少自旋的透射系數譜在“Fe-MgO-Fe”,“Fe-FeO-MgO-Fe”和“Fe-Au-MgO-Au-Fe”三個系統中相似。多自旋電子透射通過波矢在(kx,ky)=(0,0)附近的布洛赫態發生,因此多自旋電子的輸運是通過簡單的勢壘隧穿發生的。少自旋電子的透射譜線在二維布里淵區內幾乎表現出零透射,除了在一些特定的波矢值處存在很尖銳的峰。三種系統的特定值不同,但總體的“尖峰透射”是類似的。少自旋輸運是通過復雜的共振隧穿發生的。
對“Fe-MgO-Fe”,“Fe-FeO-MgO-Fe”和“Fe-Au-MgO-Au-Fe”三個系統中多自旋電導(Gmajority)和少自旋電導(Gminority)的比較見下表。結果顯示,“Fe-MgO-Fe”系統中多自旋電導遠大于少自旋電導,而對于后兩種系統,多自旋電導只略大于少自旋電導。
表:電導的單位是μS, ΔG=(Gmajority-Gminority )/ Gminority
Ref:
J. Mathon, A.Umerski, Phys. Rev. B 71,220402(2007)
M. Stilling, et al, J. Computer-Aided Mater. Des 14,141(2007)
使用軟件:ATK